5月29日,按照党史学习教育的安排,院党委班子成员、各支部班子成员,走进中共六大暨绥芬河红色国际通道纪念馆、中东铁路记忆馆、和平天使嘎丽娅纪念馆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绥芬河历史悠久,是连接中、苏、日、韩、朝等国家、地区陆海通道的交通枢纽,是我党建立的最早的红色国际通道。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成立时间最早、存在时间最长、发挥作用较大的红色国际秘密交通线。 党员们在绥芬河铁路大白楼下合影留念。这里不仅是中东铁路发展史的见证,也是早期红色秘密国际通道的历史见证。上世纪二十年代李大钊、罗章龙、周恩来等先后出入苏联曾秘密下榻于此,通过认真研究和考证,从绥芬河出境的六大代表19人,入境的六大代表51人,使该建筑成为珍贵的红色革命历史遗址。
2015年5月18日,牡丹江心血管病医院黄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黄花站社区党总支签署了帮扶书,结成了帮扶对子。 会上,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王伟国承诺,今后黄花卫生服务中心将在全面完成基本公共卫生11大类43项工作的基础上,为辖区居民提供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并对辖区内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残疾人、低保户、失独家庭成员实行上门服务,真正做到走进社区,深入家庭,保障健康,服务百姓。 黄花站社区党总支对黄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帮扶承诺给予了高度赞赏,并表示有这样一支队伍做百姓的后盾,他们再放心不过了。(黄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姚清力)
由中共爱民区委、爱民区人民政府,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市书法家协会联合举办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习近平用典》书法作品展”于10月8日-12日在牡丹江心血管病医院开展,展览期间,11号下午,院党委结合“书法作品展”开展了“牡丹江心血管病医院固定党日活动——总书记系列讲话用典书法作品展”活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文章、访谈等,善于运用古代典籍、经典名句,并赋予其鲜活的当代价值与意义。正像杨振武在《习近平用典》序言中所述:“用典过程,就是在打造一张张中华文化的金质名片,向世界讲述着一个个精彩的中国故事,这正是‘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的生动范本”。 活动中,党委办公室主任滕海龙向所有党员讲解每一副作品背后的故事,如“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滕主任对大家讲到:“这句话是今年8月21日至22日,习总书记在北京,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中引用出自《老子》中的一句话,意思是粗大的树木都是由小树苗长成的。所以作为党员,我们就更应该做事就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把事情做好、坐实,这样才能让群众满意、让患者满意,这也是每名党员干部做事的基本准则”。通过滕主任的讲解,书法展上的每一副作品,对于每一位党员,都是一堂意义深刻的思想政治党。 通过学习《习近平用典》,使全院党员干部推开门、迈开步,不断深入探索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宝库,全面提高文化修养,在政治思想上提高了认识,在敬民、为政、立德、修身、笃行、为学、任贤、格局、廉政、信念等诸多方面具得到提升,更是全体党员干部在增强“四个意识”和不断巩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有力支撑。
由中共牡丹江市爱民区委、爱民区人民政府,牡丹江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市书法家协会联合举办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习近平用典》书法作品展”于10月8日-12日在牡丹江心血管病医院开展。 展览以来,接待了本单位及全市各医疗机构的百余名参观者,他们在尽情领略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同时,对习总书记“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的理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结合此次展览,10月11日下午,由党委办公室组织开展了集体“固定党日”活动,全院各支部党员参加了活动,活动由党委办公室主任滕海龙同志负责讲解。 讲解员根究书法作品展示的内容,深入浅出地对参展书法作品的原文出处、原文的历史典故、总书记讲话时表达的深刻寓意进行了系统阐释。 通过活动的开展,全体党员对习总书记高超的思想能力和高度的文化自信,有了直观认识和深刻理解。党员们纷纷表示,这样的党日活动生动精彩,不但领略了中国传统的书法美学,更从传统文化的视角,对习总书记上下五千年,纵横数万里,经典名句信手拈来、运用自如的讲话风格由衷的感佩。 作为在医疗机构工作的党员,党员们认为,学习《习近平用典》是一个党员学习系列讲话的良好切入点,也是医务工作者与患者更好地沟通、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的重要引领。